40年写故事的人有故事
发布时间:2014-3-19 15:11:00 点击数:
离3月23日的2014年市民文化节·金山“文化服务日”还有一段日子,枫泾镇的毛一昌老师这几天已经忙着为当天的故事培训准备讲课材料。写了40多年故事,组织过无数次故事培训,但是每一次他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他就是想把自己肚子里的“干货”毫无保留地送给枫泾的这些故事创作爱好者。
毛一昌老师生于上世纪40年代,于70年代开始故事创作。他的代表作《特殊身份的警官》曾被改编为广播剧和电影,风靡一时;他讲述枫泾丁蹄故事的《搭上世博的航船》获得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他至今已经书写各类故事100多万字。他创作的故事贴近生活,内容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他修改的故事不计其数,却从不署自己的名字,甘做幕后英雄,为金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故事人才。
在金山区枫泾镇“毛一昌工作室”里,已经古稀之年的毛一昌,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工作室成立8年来,每天来工作室修改学员们创作的故事,整理枫泾历史文化,成为毛一昌退休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自己写故事,毛一昌影响着一群写故事的人。
退休前,毛一昌是吕巷中学的一名教师,爱好文艺创作,尤其是写故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毛一昌便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故事创作。对于当时夫妻两人月工资加起来不到80元,还要维持五口人生活的毛一昌来说,条件有多么艰苦,可想而知。但在毛一昌眼中,故事是他那时一片不可替代的精神乐土。
创作条件是艰苦的。那时家中只有一张书桌,每晚等孩子做完了作业,才轮到毛一昌爬格子。在等待书桌空出来的时间里,毛一昌只能坐在另一张破竹椅上闭起双眼打腹稿。这种窘况持续了两年,直到善解人意的妻子从日常开支中省出18元钱买了一张新书桌,他才有了自己的“地盘”。
凭着锲而不舍的努力,毛一昌与人合作写出了反映解放前共产党地下工作的故事——《特殊身份的警官》,先后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被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走进电波和大银幕,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热播剧”和“卖座片”。
毛一昌告诉记者,《特殊身份的警官》的原形是毛福轩,早年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是第一届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之一。1929年,毛福轩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化名毛恩灏,打入国民党政府金山县警察局当巡警,秘密工作长达4年之久。多次机智勇敢地为党搜集情报、截获敌枪支和救护革命同志。
创作《特殊身份的警官》时非常辛苦,教书的本职工作不敢懈怠,只能利用晚上熬夜和寒暑假修改文稿。有一年寒假,他和另一位作者住在出版社的招待所里定稿,白天晚上没日没夜地按照编辑的修改意见改稿子,半个月的时间里两人只出过一次招待所的门,一直到大年三十下午才赶回金山与家人团聚。
《特殊身份的警官》出版后,第一版20万册很快销售一空,之后又陆续出版了将近100万册,在当时影响力相当大。这也让毛一昌在故事创作方面有了名气,成为鼓励他继续创作好故事的力量源泉。
对于《故事会》,大家都不陌生,这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本杂志是我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办刊时间长,是国内老牌刊物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毛一昌被《故事会》杂志聘为社外特约编审。如今每月的月中和月底,毛一昌都会被邀请去绍兴路的《故事会》编辑部召开特约编审会。他告诉记者,《故事会》的出版流程与其他杂志不一样,采取的是四审制。前面三审定稿后,特约编审最后一次来决定撤稿、定稿,已经根据内容进行版块分类。
“我们特约编审是每期《故事会》的第一个读者,是第一个看《故事会》的人。”毛一昌说,《故事会》里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生活,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绝大多数故事都注重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
在为《故事会》服务的这些年,毛一昌也感受到了这个编辑部的文化。他说,这里的每一位编辑始终以高度敬业的精神对待每一篇来稿,在编辑部内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一切以事业为重的工作氛围。
18年来,《故事会》杂志社送来的小样,他每一篇都认认真真看过,写明修改意见后及时反馈。18年过去了,毛一昌依然在为《故事会》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从侧面说明了故事界对他人品和文品的肯定。
2006年,毛一昌刚刚从吕巷中学退休,便被枫泾“挖”走,为其成立了“毛一昌工作室”主持枫泾新故事创作。工作室成立后,毛一昌在全镇寻访、吸纳了一批爱说会写的文艺爱好者。
50多岁的山东人高国俊,来沪后在一家电机厂做保安,但爱好写作,就这样,高国俊和毛一昌遇上了。一晃几年过去了,现在老高已成了一名成熟的故事作者,先后创作了故事几十个,其中20多篇作品先后在《故事会》、《上海故事》等刊物上发表,很多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
在毛一昌的主持下,枫泾的故事创作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创作组成员都是非专业作者,独立创作一个故事的功力还不够,但不乏有灵气的好点子。于是大家先搜集身边的故事原型、线索,记录自己的灵感和创作计划,在创作研讨会上拿出来讨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为故事情节的编织打开了崭新思路。然后每个人将梳理过的题材写成初稿交给毛一昌。
经毛一昌修改的故事几乎是脱胎换骨甚至推翻再造。修改草稿每页纸都批满了红字。到枫泾后,经毛一昌的手改出来的故事粗略统计有700多个,参赛和发表时统统署的原作者的名字。毛一昌的坚持,感染着创作组的其他成员,在讨论时无私地出言出力,落笔时恪守原则。工作室成立8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作品归属权纠纷。
8年来,毛一昌在自己写出了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项的《搭上世博的航船》等诸多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为枫泾培养出了一支成熟的故事作者队伍。
枫泾与毛一昌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毛一昌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创作环境,而毛一昌也以实际成绩相回报。
除了创作故事之外,毛一昌先后主编过《枫泾招商引资的故事》、《故事大篷车》、《枫泾民间文学》、《一个指导员的工作日记》、《吃在枫泾》等书。
2005年,枫泾成为上海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一荣誉促使枫泾进一步加大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传承力度,对枫泾有史以来的文化瑰宝进行了系统的整理。2006年,在枫泾镇政府的支持下,一个以研究、发掘、保护和传承枫泾历史文化为己任的民间团体——枫泾历史文化研究会悄然成立,毛一昌也便成了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之一。
由于枫泾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身份,整理历史文化工作难度很大。枫泾曾经先后属于嘉善县和松江县,划到现在的金山区的历史并不长,可以参考的资料很少。“越难做,越证明了我们工作的重要。”毛一昌说。
在毛一昌的参与策划以及研究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系统收录枫泾历史文化瑰宝的《印象枫泾》丛书问世了。从2010年到2013年,出版了2辑共6册图书。第一辑全书分《枫泾史话》、《枫泾名人》、《枫泾竹枝词》、《枫泾de农民画》四册,对枫泾镇从古到今的历史、政治、经济、人物、文墨、歌唱、绘画、民俗等作了收集、梳理。着名学者余秋雨欣然为该书作序。2013年,第二辑《印象枫泾》正式出版,包含《枫泾名人文选》、《枫泾名人诗词选》,反映枫泾人特有的文化情怀,展现了枫泾特有的文化修为。
毛一昌为这套丛书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做案头工作一丝不苟,不容许半点含糊。同一首诗、一篇文在不同史料的编纂流传中会发生讹误,需要花大力气研究考证,去伪存真。比如《枫泾竹枝词》一书中有一首诗中有一句“疏柳遥添月一弯”,在一些版本中此处为“月一湾”,特别是《枫泾镇志》也录为“湾”。毛一昌反复推敲,联系词意,最终决定订正为“弯”字。又如《枫泾名人》中“唐代高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在中国佛学界和文学界有着极为重要的印象,因为他是一位云游僧人,所以很多地方把他列为当地名人。毛一昌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查遍资料,又寻访考察,客观记述了船子和尚与枫泾的不解之缘:在枫泾居草庐、募资修庵,促成枫泾镇的形成;在划船垂钓,在枫泾泖桥澄鉴寺为后世留下“船子和尚登船处”的胜迹;他去世后,世人收集了他的《拨棹歌》39首刻在石碑上,置于枫泾海惠寺内,使其不朽之着留存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