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纺织工艺再现吕巷
发布时间:2013-7-2 14:58:00 点击数:
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坐在纺车旁,动作娴熟地在纺纱;旁边的织布机上另外一位阿婆正一来一回熟练的摆弄着手中的梭子,投梭、打纬、移综、放经、卷布等动作一气呵成;旁边的土布展示区摆放着标布、扣布、稀布、番布、锦布、绫布、云布、紫花布等布料;身材高挑的模特穿着土布制成的衣服,在大家面前展示着土布的风采与时尚。这是发生在6月29日吕巷镇社区日活动中的一幕,在吕巷游客接待中心文化长廊中举行的传统纺织工艺文化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参与,这样的土布纺织制作工艺演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注意,有的甚至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展示,所以大家都想亲自去试一试,体验一下,穿一穿土布衣服。
手工织布在金山吕巷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即将失传的手艺。目前,在该镇一些农村仍保留着手工织布,这一传统手工工艺,使当代人继续感受到这一古老工艺的艺术魅力。
手织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棉、搓棉、纺线、络线、经线、掏头、过柱、刷线、拴机、纬线、织布等大小几十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它的图案可以从22种色线变幻出几千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其图案意境,就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色几何图形来体现,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富有艺术魅力。每道工序、每件产品都包含着繁复的劳动,令人叹为观止。
纺纱原就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所谓的纺纱,是用棉花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农民由原来自己种的棉花纺线再织成布料,由原来的白布再用颜色染成各样色彩布。现在不用染线,都用棉纺厂染好的线条经成各种各样的花样,可以织平纹、斜纹、花格、提花等多样布料。
自明末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吕巷地区各村落都有手工纺织业,平均每3户有一只织机,配套的有经车等,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纺车(摇车),付纱床等纺纱工具。据史料记载,元代吕巷的纺织业就已相当普遍,自元朝末年纺织业的兴起、棉纺品畅销、商业集镇蓬勃兴起,史书描述朱泾是“万家烟火似都城”,而吕巷、干巷、松隐诸镇也呈现“烟火日盛”的繁荣景象。到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吕巷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到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时,吕巷已是家家种棉,户户纺纱。“小布、阔布之比户操作也。”(乾隆《金山县志》第十七·特产)之后,吕巷在棉纺织业发展中有许多方面走在前列。当时吕巷有很多民间木匠做纺车,灵巧、精制的吕巷纺车在江南地区名气很大,远近争购,时有“朱泾锭子吕巷车”之谚。明代吕巷纺织业的兴盛,成为松江府纺织业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
以手工纺织的土布制成的服装主要有清代的长衫、马褂、大襟衣裙、大襟短衣、围身布褴、布裙、碗头帽、扎头巾等,民国初期的中山装、西装、旗袍、长裙和对面钮布衫等,解放初的列宁装、人民装、学生装等,床上用品主要有被面子、被夹里、床单、枕套等以及名目繁多的生活日用布制品。
手工纺织业发展到现在,承载着吕巷人民几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其传统的纺织技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带动了农业棉纺产业链,活跃了市场交易,提升了产业价值,展示了农村妇女的聪敏才智、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发展。不管是土布织品还是土布制品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民间文化价值。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机械纺织业的兴起,土布纺织手工艺逐渐淡出市场,尽管最近三十多年吕巷尚有自产自用的手工纺织家庭作坊,但目前已相当少,传统的纺织工具和手艺面临着失传,需要我们作一些保护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