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垣:垣怎么读,不读tǎn,很多人都认错啦!垣字什么意思,土亘是什么字?
  • 活动专题

嗨,见字如晤!又如约来跟你分享我今天的汉字学习笔记了。今天的笔记写的是“垣”字,这个字有点意思。

读音“垣”字的读音为yuán,与常见字“圆”字同音,《正韵》里对垣字的注音为“雨元切,音袁”。

造字本义“垣”字,金文字形由“土”和“亘”构成。左侧的“土”,甲骨文字形像地面上的土堆,本义为土壤、土地。右侧的“亘”,甲骨文字形像一根横木,表示横贯、绵延不绝。

在“垣”字中,“土”和“亘”结合,表示用土筑成的绵延不绝的围墙。

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亘”写成,进一步强调围墙的连绵和封闭性。隶书和楷书则更加规范和简化,特别是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土”和“亘”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土”和“亘”的组合形式,这样的简化让书写更加便捷。

这个字的造字本义是指围墙,后来,这个本义逐渐扩展,用来泛指各种类型的墙,如城垣、颓垣断壁等。

在古文中,“垣”字被用来描述围绕建筑或城市的墙,如《说文》中说“垣,外墙也。”,《墨子·备城门》中提到“周垣之高八尺。”。

而在如今“垣”字更多地被用来指代建筑物的外围墙壁,或者用来比喻保护或围绕某物的屏障。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里对“垣”字的解释如下:

“牆也。从土亘聲。𩫧,籒文垣从𩫖。雨元切。”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指出“垣”字的本义是指矮墙,也泛指墙。

他提到“垣”字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指的是围绕建筑或城池的矮墙,这种墙通常不高,但足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段玉裁还提到,古代的“垣”字在结构上属于从土部,以“亘”作为声旁,这表明“垣”字的发音与“亘”字相近。

他还提到了“籒文垣”的写法,这是一种古代的书写形式,其中“垣”字是由“𩫖”字演变而来。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里说,垣本意指的就是矮墙,是那种不太高的墙,后来也泛指各种墙了。古时候人们根据墙的高低来区分,矮的叫垣,高的就叫墉。这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院墙”,虽不高,但把院子围得严严实实的。

还引用了古籍来证明这说法,比如《说文解字》就说“垣,墙也”,直接明了。不光如此,垣后来还衍生出了别的意思,比如可以指代省城,老早人们管省城就叫省垣,听着就有股子文化底蕴。再比如,还能代指官署,那些个朝廷的办公地方,文人墨客也常常用垣来代称,显得文雅。

再说星宿这块儿,古人把天上星星分了区域,叫做三垣,这垣也就跟天上的星辰搭上边了,神秘感满满。还有啊,垣还是个姓氏,虽然不是特别常见,但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位姓垣的名人。